在线客服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颠覆医疗器械行业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允许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可以是医疗器械企业、研发机构、科研人员、医生专家等主体,激发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和创业热情。
该制度允许医疗器械注册人将生产委托给多个有资质和生产能力的企业,极大地便利了具有研发能力的人员和机构的技术转化,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输出和创新产品的上市。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要求注册人对医疗器械设计开发、临床试验、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产品质量承担全部责任的制度,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明确了注册人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监管机构有效监管。
(医疗器械生产流程及委托生产介入环节)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中关于委托生产模式的规定促进了行业精细化分工。该制度允许注册人多点委托生产,使企业不再必须自建厂房。这将使擅长研发的只需专注研发,擅长生产的只需专注生产,大大提高了行业资源利用率,对于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有巨大帮助。另外,委托生产模式将在医疗器械的某些细分领域促进医疗器械研发机构与制造企业更趋向于精细化分工合作,优化行业资源配置。
医疗器械注册与生产“解绑”,降低了医疗器械行业的进入门槛。资本、创业者、社会资源等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下进入医疗器械行业更为便捷。这不仅扩大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也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
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模式详解
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实施前,委托生产模式需要委托方与受托方均拥有同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如下图所示,委托方必须委托有同类产品注册证书及同类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但是,可以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一般而言是竞争对手,另外,两家均具备了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从软硬件资源配置上趋同,委托生产业务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较小。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下,医疗器械注册人既可以自行生产,也可以委托单个或多个企业生产。在委托生产中,有资质的受托方可直接进行生产,受托方也可凭借注册人的委托书申请生产许可证,从而进行受托生产。如此一来,受托方不需要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也可从事生产,真正实现注册证与生产许可证的分离,有利于行业资源配置,便于企业专注于擅长的事。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最新发展
据了解,《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目前还处于修订过程中,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的机会较大。本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把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写入条例,确立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的法律地位。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写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这将对行业的发展产生颠覆式的变化。
第一,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创新不足,企业对于产品创新的动力不足,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下,临床医生、专家及科研医工人员的创新项目将更易于商业化,可以加速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
第二,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下,创新企业可以专注研发,将法规、注册、临床试验、生产、品牌、销售等问题委托给行业内相应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即可,行业内也有望实现医疗器械从研发到上市每一个环节的细分化外包市场供需关系,真正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第三,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降低了创新和创业门槛,初创企业无需自建工厂,减少了投入成本,有了更多发展机会。
第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将有望利用中国业已具有的巨大的市场、良好的产业链配套、逐步完善的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吸引更多、更好的国际创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落地中国。
一、《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经营办法》)修订的总体思路和修订原则是什么? 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医疗......
我国对于医疗器械有着严格的分类:一类,二类,三类!三类医疗器械是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也是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和《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及其通告。其中,关于化学药品、生物制......
出口国家和地区对防疫医疗物资有哪些要求?我国企业将医用口罩和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出口至美国、欧盟需注意哪些问题?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活动,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家医保去年发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395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要将药品降价的成功经验推广到耗材领域。 ......
......
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必须依法取得产品备案和生产备案后方可进行生产、销售活动。......
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二类、三类,目前经营一类产品是不需要办理医疗器械器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二类产品是需要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经营......
最近很过客户电话咨询经营第一类医疗器械是否需要备案,下面广州安思泰的小编给大家回答这个问题。经营第一类医疗器械是不需要备案的。根据新的医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