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重点工作任务,深入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制度实施,9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试点做好第一批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明确,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试点时间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第一批唯一标识实施时间由2020年10月1日调整至2021年1月1日。
《公告》指出,自2019年7月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唯一标识在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全链条各环节得到示范应用,有力助推了医疗器械从源头生产到最终临床使用全链条联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唯一标识试点深度有待进一步推进。为充分验证唯一标识制度实施成效,《公告》将试点时间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并将在试点结束后,全面启动第一批唯一标识实施工作,第一批实施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与此同时,《公告》还调整了第一批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实施品种。根据《公告》,第一批实施唯一标识的品种范围在原9大类64个品种的基础上,纳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中耳内假体、脊柱椎体间固定/置换系统、可吸收外科止血材料、阴茎假体、植入式药物输注设备5种高风险第三类医疗器械,共9大类69个品种。同时,鼓励上述清单中其他品种实施唯一标识。
《公告》要求,第一批实施唯一标识的医疗器械注册人于2021年1月1日起,要严格按照《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有关要求开展赋码、数据上传和维护等工作,并对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要组织好辖区内第一批实施工作。
唯一标识能有效提升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管理水平,助推“三医联动”。《公告》要求,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各相关方要充分利用唯一标识开展工作,重点推进唯一标识在医药、医疗、医保等领域的衔接应用。《公告》的发布将对深入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制度落地实施,进一步实现唯一标识在“三医联动”中的拓展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药监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发布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试行)的公告(2019年 第53号) ......
取消医械注册检验,已经写入了司法部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草案送审稿)》,这是凸显条例修订价值的又一新政,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讨......
医疗器械备案是医疗器械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基础上,维护了患者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安全。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备案的意义、流程和......
医疗器械注册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其拟上市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及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独立软件的通告(2019年 第43号) ......
3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司法部立法三局局长王振江,国家药监局......
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二类、三类,目前经营一类产品是不需要办理医疗器械器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二类产品是需要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经营......
为提高医疗器械技术审评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指导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编写产品技术要求,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YY/T 0316(ISO 14971) 标准理解和应用实操(高级应用培训班)......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造成或可能造成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